什麼是催眠治療?
催眠治療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,能幫助您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,探索潛意識,並解決各種心理健康問題,如焦慮、壓力、失眠及不良習慣等。然而,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催眠治療。以下是我們在評估您是否適合這種治療時考慮的幾個重要因素。
1. 身心狀況
在開始催眠治療之前,我們會仔細評估您的身心健康狀況。
以下情況可能不適合進行催眠:
心臟病或呼吸系統問題:這些情況可能在催眠過程中引起不適。
癲癇病史:可能會增加發作風險。
如果您有輕度憂鬱或焦慮症狀,我們將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,以確保您能夠從中受益。
2. 個人特質
您的個人特質也會影響催眠治療的效果。
以下特質可能會使催眠過程變得困難:
高度懷疑或抗拒:對催眠持懷疑態度的人通常難以放鬆。
強烈的自我控制欲:這可能使您對失去控制感到不安。
3. 治療目標
明確的治療目標是成功的關鍵。我們將與您一起設定具體的期望,例如減少焦慮、改善睡眠或處理創傷等,以便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。
確認適合進行催眠治療後,可以預約治療師時間
治療過程約 1.5 小時
星期二 (16:00 - 20:00)
星期三 (16:00 - 18:00)
星期四 (16:00 - 18:00)
星期五 (16:00 - 20:00)
付費確認為準
治療師與個案進行初步交談,設定治療目標,了解個案的背景和需求,並解釋催眠的過程和效果。
使用催眠誘導技術,引導個案進入催眠狀態。這可能包括深呼吸、放鬆指導或專注於某個物體。
如有需要,進一步加深催眠狀態,使患者達到更深層次的放鬆。
催眠狀態下的腦波變化是理解催眠過程及其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β波 (Beta Waves):
頻率:14赫茲以上
狀態:這是清醒時的腦波,代表著高度的警覺性和注意力集中。當人們在進行思考或面對外部刺激時,β波活躍,此時身體通常處於緊張狀態。
α波 (Alpha Waves):
頻率:8-14赫茲
狀態:進入淺度催眠或放鬆狀態時,腦波會轉變為α波。此時,意識仍然清醒,但身體開始放鬆。α波被認為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,使得個體能夠更好地接受外界信息和暗示。
θ波 (Theta Waves):
頻率:4-8赫茲
狀態:在較深的催眠狀態中,腦波轉變為θ波。此時,人的意識可能會暫時中斷,身體進入深度放鬆。θ波與潛意識密切相關,這種狀態下的個體對暗示的敏感性增加,因此更容易接受治療師的建議和指令。
δ波 (Delta Waves):
頻率:0.4-4赫茲
狀態:這是最深層的睡眠狀態,通常不適用於催眠治療。當腦波進入δ波範圍時,個體已經進入無夢睡眠,無法進行有效的心理治療或暗示。
在催眠開始時,個體的腦波從β波逐漸轉變為α波,隨著放鬆程度加深,腦波進一步下降至θ波範圍。
在這一過程中,腦電圖顯示出低振幅、高頻率的β波減少,而α和θ波則顯示出更高的振幅和穩定性。
當催眠達到最深層次時,θ波主導腦電活動,使得潛意識中的記憶、情感和信念浮現出來。
在催眠狀態下,治療師會給予個案正向暗示或指令,以改善他們所面對的問題,如減輕焦慮、處理創傷或改變不良習慣。
治療結束時,治療師會逐步引導個案回到清醒狀態,讓個案完全清醒,感覺精神焕發。
清醒後,治療師與個案進行討論,回顧催眠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:
放鬆與清新:許多人報告說,在催眠結束後感覺非常放鬆,心情愉快,甚至有一種清新的感覺。
清晰的思維:雖然在催眠狀態下可能有些模糊,但醒來後,許多個案會發現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,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剛才的經歷。
記憶回顧:個案可能會回憶起在催眠過程中經歷的情境或接受的暗示,這些記憶通常伴隨著深刻的情感反應。